当前位置:首页 > 商务/生活/服务 > 信息正文

成都自带工作室推荐品茶攻略

信息更新时间:2023-03-03 11:53:10 点击:44

作者:①⑨⑤②②零⑨⑨⑧③②

“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这句俗语道出了成都的两大特点,一是阴天多,二是生活闲适。在成都,茶馆是最不缺的,大街上、小巷中、公园里,只要你想喝茶,无论是去装饰典雅、格调清幽的茶室,还是树荫下摆几张桌椅的茶社,都能满足你的选择。

市井喝茶之“俗”近些年有个流行词,叫“泡吧”。年轻人喜欢去酒吧,喝酒聊天、听歌交友,在这方面,成都与其他城市相比,恐怕也不遑多让。但成都普通市民,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喜欢泡的还是茶馆。

这很好理解,既然是泡,自然要呆很长时间,年轻人去泡酒吧,是在晚上,因为深夜容易躁动,而且晚上才有空;泡茶馆不同,在旧时的成都,天还未亮,茶馆先热闹起来,新的一天,从老先生们的一杯早茶开始。吃完午饭,闲来无事,放下筷子,又到茶馆去,要一杯茶,看戏,打牌,听说书,摆龙门阵,一天又泡过去了。

这样安逸的生活氛围渐渐传开,传到外省,让人感觉成都人天天在喝茶,打麻将,吃火锅。有人羡慕其休闲,有人觉得这是好逸恶劳、不务正业,还总结了句古训,叫“少不入川”。这实在是个误会。

从成都的市井生活来看,大白天泡茶馆的,多是老人。傍晚人最多,中年人下了班,或是关了铺子,饭后散步到茶馆,也来喝上一杯。很多茶馆的堂子原本不大,不过几十平方米的铺面房,主人于是将椅子桌子沿街摆开,茶客也不讲究,坐在街边树下,一人一杯清茶,翘着二郎腿,抽烟,纳凉,闲聊,悠闲极了。

成都人爱茶,有着长久的传统。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成都街巷计516条,而茶馆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

川人喝茶历史的最早推论,是清代顾炎武所著《日知录》:“自秦入取蜀而后,始有茗炊之事。”蜀郡太守李冰筑都江堰,自此,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沃野千里,成了富庶的天府之国。且四川偏居西南,四周重重大山阻隔,外来忧患较少,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中,极易养成知足享乐、散漫闲适的生活习性。

川人在优裕的生活中,少了一份刻骨铭心的忧患意识,多了一份乐天率性的闲情逸致。凭了这份闲情逸致,泡泡茶馆,自然成了大家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此外,四川盆地气候潮湿,川人饮食自古麻、辣、荤、腥,饮茶可以解腻清肠。喝茶的习惯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直至现在,俨然成了成都的一道别样风景!

按理说,喜欢喝茶,大可以买点好茶,在家里泡来喝。但成都人泡茶馆,意不在喝茶,在乎的是茶馆里热闹的气氛。卖瓜子的,卖花生的,掏耳朵的,擦皮鞋的,卖豆腐脑的,各类人在茶席间穿梭来去。坐在茶铺里,一边喝茶将嗓子润着,一边天南海北地摆龙门阵(即北方所说的侃大山),说到激烈时甚至手舞足蹈,其乐融融。

上一辈的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茶馆泡久了,摆起龙门阵来一套又一套,而且很是执着。儿时一位长辈,一次在茶馆讲到周公瑾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的故事,旁人故意戏言:“是八十二万,非八十三万。”急得他满脸通红,脖子上青筋暴露,忙不迭反驳道:“八十三万就八十三万!”而对方坚持说:“明明八十二万,何来八十三万?”正争持不下时,家中小儿来叫他回去吃晚饭,他气不打一处来,冲着小儿吼:“吃饭吃饭,就知道吃饭,吃你妈个头!晓不晓得人都少了万打万(方言,整整一万)。”这种认真劲儿让人忍俊不禁。

以前茶馆里有演川剧的,有说书人,功能与现在酒吧里的乐队类似,都是为了招揽客人。在娱乐匮乏的年代,这是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休闲方式。成都著名的评书艺术家李伯清,就是从小在这样的茶馆环境中成长并成名,直到现在,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儿,依然很红,依然被成都的姑娘们戏称为“男神”,这也是蜀中的一个文化奇观。

除了休闲,在成都,茶馆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大家在这里会友,谈买卖,调解纠纷,似乎无所不能。在茶铺中可以提高嗓子,无拘无束地畅谈,不管你说的是家常话,要紧话,或是骂人,或是谈事情,你尽可不必顾及旁人,旁人也不会顾及你。可见茶铺是个自由自在的地方,在家里也未必能如此随性。

时光转移,到了当下,虽然娱乐生活已经丰富多彩,但成都的茶馆并不见少,成都人依然喜欢在茶馆聚谈,待客,聊生意。图的,也不过是一份自在。

既然追求的是茶以外的自在,茶客们对茶也就没那么讲究了,普通茶馆通常只提供两类:绿茶和花茶。绿茶以四川出产的为主,如峨眉山的竹叶青、毛峰、雪芽,蒙顶山的蒙顶茶、蒙山甘露;花茶以茉莉花茶为主,其中“碧潭飘雪”最为知名。这款茶为著名茶人徐公所创,冲泡后茶汤碧亮清澈,朵朵白花漂浮其上,如同天降瑞雪,茶气清悠,又带了茉莉花香气,很快在四川传播开来。

至于茶具,旧时成都流行用盖碗茶,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盖可保温,碗盛茶汤,托可免烫手。合在一起,又美观典雅,浑然一体。现在则更为简便,多数茶馆就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虽然看起来简陋,倒也正配绿茶,方便观赏其清亮的汤色。

四川产竹,茶馆一般用低矮竹椅,让人坐得舒服,但又不像沙发那样让人昏昏欲睡。其实早在上个世纪,成都作家李劼人就对成都茶馆的桌椅有过精彩论述。他用重庆来作对比,重庆山高水险,当地人脾性多火爆,因而重庆的茶铺,大都设高方桌,高条凳,光是一看,就深感一种无言的禁令:此处只为吃茶而设,不许找舒服、混光阴!

成都则不同,成都人的散漫是出了名的,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因此“成都人的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半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座具……如此一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

不只是重庆,成都人喝茶,与其他城市也有不同。北方的茶馆,以北京为代表,过去通常是高方桌长条凳提梁壶泡茶,正襟危坐,喝得累人寡味。如今北京城的茶馆,多半是借老舍先生名作《茶馆》的光,成了以京味儿为噱头,招揽观光客的综合性消费场所,喝不喝茶倒在其次。江南及相邻的苏皖地区名茶众多,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等,当地人知茶爱茶更会品茶

但现在这些经济发达城市的茶馆,多装潢富丽,为客人提供自制的点心,讲究私密和清静,人们约在这里多为谈事。可以说,没有哪座城市的茶馆,像成都那样深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成都市井百姓喝茶,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俗”,不是庸俗,是通俗,是民俗,是俗得自在舒适。

茶人品茗之“雅”一个“俗”字,还不能完全代表成都茶文化,现在的成都,爱茶的茶人越来越多,他(她)们不能代表普通百姓,却代表着一个追求饮茶品味、追求生活美学、追求内心清净的群体。如果说普通百姓喝茶最大的特点是不讲究,那这些雅致的茶人恰恰相反,他们每个环节都很讲究。

首先是在茶叶的选择上,就我所见的成都茶人中,喝绿茶的极少。要喝绿茶,那也是刚上市的明前茶(清明前采摘)或谷雨茶,比如雀舌,就是绿茶中上等好茶,茶汤清亮,茶气清香,带着春天的山野味道,四川的宜宾雀舌、蒙山雀舌、峨眉雀舌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普遍来说,成都喝普洱的茶人最多,古树茶为大家所钟爱。另外,像红茶中的金骏眉,白茶中的白毫银针,乌龙茶中的大红袍……也会出现在茶人的家中或格调高雅的茶舍。

其次是茶具,从材质上,以紫砂、陶瓷为主,造型、色泽、大小各异,但风格基本以清雅或古朴为主。

在喝茶环境上,与大众茶馆的热闹不同,讲究的茶人喜欢择一处安静的地方,或是自己的茶室,或是熟识的茶舍,装修古典精致,桌椅多选木质。更讲究的,会在茶席旁插花以应景,焚香以宁神。朋友不必太多,多则五六人,少则一二人共饮。

也许是跟相似的群体待一起太多的缘故,成都茶人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跟弹琴者,插花者,品香者一样,装扮越来越像,一袭素色的亚麻长裙,古典中带着时尚,不管是茶人,茶室老板,茶室服务员,都类似装扮,你穿一牛仔裤,都不好意思扎进他们的圈里去,这也算是业内一景吧。

成都茶人,有的泡茶时追求日本茶道一样的形式,正襟端坐,全程止语,对饮者有的欢喜,有的拘束,好坏难以评论;有人泡茶时则只是简单的选茶、配茶具、温杯、冲泡、品饮,追求的是静心,品茶。

普通人会走极端,觉得这些形式也太麻烦,事实上,这些步骤不全是花花架子的表演,茶不只是一种饮料,也是一种美学,况且长此以往,可以让人藉此收摄心神,安心于茶事,更能品出茶的好坏,也让自己的性情偏于平和。如能坐到茶席前就心无杂念,目无旁骛,那什么形式都不重要了,只需泡出一杯好喝的茶即可,这时,也许就真正达到了身心自在。

有了茶人的这份雅,加上市井百姓的俗,才能完整的概括成都茶文化。正因为有了雅俗共赏的茶文化,成都人骨子里那份乐天知命、悠闲自得的情怀,才得以抒发!

成都自带工作室推荐品茶攻略

本文主要围绕【成都】的产品服务特点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对《成都自带工作室推荐品茶攻略》全方位的分析概要描述,以诚信为本合作共赢的理念打造更值得信赖的品牌!

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15828271195
本文信息是由会员(ID:10637 / 发布者IP:171.223.187.*)发布并为此信息负责;由此信息导致您在线上、线下有任何人身、财产损失的,由此信息发布者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与云发帖平台无关。请您依照法律法规与此信息负责人签署交易合作合同,防止商业风险 ;如果此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您可通过信息联系方式联系发布人删除或电邮:yunfatie@qq.com 申请删除;
上一篇
设立审批四川成都市锦江区国内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下一篇
成都经纪人都爱去工作室品茶原由

信息检索

分享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