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电商/行情/资讯> 资讯正文

水滴筹将收取手续费作为第二收入来源 盈利模式一直是谜

资讯发布时间:2022-02-24 12:07:21 点击:437

近日,有网友爆料,水滴筹收取筹款用户3.6%的“手续费”。据网友致电水滴服客服获悉,用户自发起筹款不收服务费,选择了筹款老师服务,第三方平台扣除0.6%的支付渠道费,水滴筹会扣除3%的服务费。实际上,该收费措施已经在1月11日起在江苏徐州等极少数城市试行

不过,蹊跷的是,针对此次收费事件,水滴筹并未在任何官方渠道就3.6%的筹款手续费事宜进行披露和说明。要知道,此前大病筹款“0手续费”一直是水滴筹的宣传口号,水滴筹甚至自诩为该模式的开创者。

因此,即便客服解释称,不同的筹款方式“待遇”不同,而且因为“试点”城市的存在,不同地区也有很大差异,网友对此并不买账,并纷纷表示无法理解,而且抱怨之声四起。

01

救命钱被“扣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据了解,2016年7月正式上线以来,快速在互联网圈形成巨大影响力,并与轻松筹齐名,成为行业中名副其实的头部企业。而且,据相关数据显示,水滴筹已帮助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筹得超400亿元的善款。不过,近年随着水滴筹的用户量激增,公众对其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首当其冲的,便是其平台收费问题。

实际上,在本次事件发生前,媒体就曾多次质疑水滴筹涉嫌扣除用户的“救命钱”。例如,去年11月初,就有媒体报道称,“水滴筹筹款资金进入公司资金池”、“收取18%高额手续费”。

彼时,水滴公司联合创始人、水滴筹和医疗事业群总经理胡尧公开辟谣称,这些都是不实信息。据胡尧介绍坚持补贴筹款用户的服务费用。爱心人士在水滴筹支持患者的每一笔爱心资金,都直接进入平安银行的水滴筹专管账户中,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资金安全透明。

但是,短短2个月过后,水滴筹就被爆出收取手续费的消息,而且也被用户电话录音得以证实。这也意味着,水滴筹推翻了其过去高举高打的宣传口号。多次辟谣等说辞也无异于“打脸”。

据了解,除了胡尧坚称平台收费系谣言外,此前水滴筹创始人沈鹏也曾公开表态,并言辞激烈,声称“自媒体捏造传播污蔑水滴筹的谣言,良心哪里去了”,而且,沈鹏表示,彼时连千分之六的支付通道费也是水滴公司自费给筹款人补贴的,补贴金额累计达1亿元。

尽管此一时,彼一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促使水滴筹不得不做一些改变。但是水滴筹前脚辟谣、后脚“打脸”之举,确实给人一种不够诚信的印象,品牌信任度更是大打折扣。实际上,水滴筹早在其上市之际,就曾遭到投资者一致“嫌弃”。

据报道,去年5月7日,水滴公司正式在纽约所挂牌上市,一举成为“中国保险科技第一股”。

不过,其在上市首日就遭受破发的惨剧,从原本的发行价12美元跌至收盘的9.7美元。这也意味着,水滴筹公开募集资金出师不利。

彼时,网友也纷纷质疑,一家以公益筹款而闻名的平台,如何能够实现盈利?那么,其上市的目的,或许不是救死扶伤,而是圈钱割韭菜。甚至有人认为,水滴筹上市也凸显出,其已经一改初心,是在利用他人的爱心赚钱,有悖商业道德。

当时,水滴公司的CEO沈鹏也对外澄清:水滴筹作为一款大病筹款工具,其本身只是公司旗下的一项业务,并非是公益慈善组织,只不过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不过,反观此时水滴筹毫不遮掩的进行相关服务的收费,这些网友可谓一语成谶,极具讽刺意味。

02

自创立开始争议不断,盈利模式成谜

2019年11月底,“水滴筹”又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据多家媒体报道,水滴筹安排地推人员在医院‘扫楼式’筹款”,并涉嫌使用筹集的善款给所谓的地推“志愿者”发提成。

据报道,当时有记者暗访了解到,在医院拉“筹款业务”的“志愿者”、或者打着“顾问”名号的地推人员,实际上每签下一单,最高可以拿到150元提成,轻松月入过万,而且内部实行“末位淘汰制”,因此其对地推人员的激励资金从何而来,也受到诸多的“灵魂拷问”。

在舆论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水滴筹创始人沈鹏却发表了公开信致歉,声称自己辜负了爱心,并宣称水滴筹从未从用户筹款中提钱给地推。至于所谓的“提成”,是公司自有资金支付给线下服务团队的酬劳,绝非来自于用户的筹款。即便如此,大众依然没有“放过”水滴筹。

据报道,此前也有暗访记者爆料,称曾用一张伪造的病历上传至水滴筹,不料在一分钟内便通过了审核,获得了转发筹款链接的许可。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其筹款的门槛之地,审核标准之粗糙,甚至在挑战行业的底线。这也不得不令人怀疑,水滴筹为了获得更多筹款,确实正在逐渐丢掉初心。

除了频繁受到公众的质疑外,水滴筹还面临着商业模式成谜的困局。据水滴公司公布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第三季度,水滴公司净营业收入7.79亿元,净亏损为4.77亿元,较今年第二季度下降27.3%。尽管上市后其亏损幅度有所收窄,但是盈利之路,依然长路漫漫。

值得一提的是,水滴筹在上市之前,就已经陷入长期亏损的泥沼。据招股书显示,其上市前的三年内,其营收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发展,2020年公司营收达到了30.28亿元。不过与此同时,水滴连续三年亏损的态势也在加剧,2020年其净亏损6.64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近12亿元。

如果说上市之前水滴筹的亏损,是因为其发展所需的战略投入所致。那么,在其上市之后变成一家公众公司,理应找到自己合适的盈利模式,来给投资人一个交待。但是,实际上其上市之后的盈利状况并未明显的到改观。

保险分销业务,难以撑起水滴公司的大盘

招股书显示,水滴保、水滴筹分别是国内最大的独立第三方保险分销平台、最大的个人大病求助平台。而且,水滴主要靠售卖健康和人寿保险来获取收入。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与数十家保险公司合作,提供200种健康和人寿保险产品,累计已支付保单计数达到3070万。数据显示,保险佣金收入是水滴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占89.1%。因此,与其说水滴筹是一家大病众筹平台,不如说其是一家互联网保险经纪公司。

招股书还显示,水滴保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了9.73亿、66.68亿和144.26亿的首年保费收入,带给水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1.22亿、13.08亿和26.95亿。

至此,也不难看出,其对外宣称“0服务费”,也并非毫无营收来源。只是,依靠第三方保险经纪服务带来的佣金收入,却过于单一,能否撑起水滴公司的大盘?连年的亏损已经足以证实,这样的模式或许会长期保持“入不敷出”的状态。因为归根结底,水滴筹的保险业务,做的也是倒卖流量的生意。

不过,随着带水滴公司起家的水滴筹业务的流量下滑,其商业模式正在逐渐凸显出致命的短板。

据了解,水滴筹为公司带来的流量自2018年至2020年的占比分别为46.5%、23%、13%。与之对应的,也是第三方流量渠道的成本逐年上升,此3年的占比变化分别为1.9%、34.8%、44.9%。

这也意味过,过去吃尽“水滴筹”免费流量红利的水滴公司,外部采买流量的压力与日俱增,亏损风险也随之而来,发展焦虑也挥之不去。水滴方面表示亏损来自于销售营销费用以及因涉足保险业务带来的成本增长,例如2020年,水滴营销费用达到21.4亿元,占总收入的70.4%。

由此不难看出,曾经靠倒卖流量为生的水滴公司,此时也不得不付出高昂的代价,靠采买外部的流量谋求收入的增长。因此,水滴公司也不知不觉陷入了一种水滴筹的口碑与流量不断下滑,陷入采买流量难于自拔的恶性循环。如此往复,人心渐失的水滴筹、水滴公司还能走多远?

结语:

水滴筹原本是采用众筹的模式,试图发挥人们最大的善意,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初心。只不过,在其一路狂奔谋求发展的过程中,似乎有一些扭曲与变形。毋庸置疑的是,外界的各种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水滴公司也在其“大病筹款”收费上毫不忌讳。

这也意味着,此时的水滴,恐怕已经不是当初那个试图通过“水滴筹”获得的免费流量,去卖保险的水滴公司,而是一个除了卖保险外,不得不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上市公司。

只是,水滴公司除了在救命钱上动手外,真的再也找不到第二道盈利的法门吗?如果真是这样,恐怕即便其给了二级资本市场的投资者一个交待,却无法给广发的水滴筹用户一个交待。令人遗憾的是,在二者的选择上,水滴筹还是试图选择了第二者。

这或许也透露出一个信号,此时的水滴筹,可能已经到了寻求盈利的穷途末路,除了想到从筹款项目上收费,已经别无选择。

上一篇
颐海国际(上):脱离海底捞,是为了更好的起飞?
下一篇
58同城上的坑有多少?为何频繁出事?是时候大刀阔斧的整改了

信息检索